戚同文对于这些话,一笑了之。
他出身贫寒,是老师杨悫开恩,教他读书,才能有今日的成就。戚同文早就已经发誓,此生绝不入仕,只为教书育人。
他把书院节约,都送给周围的穷苦人。
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着学生自种自吃,他还勉励学生,日后不管是回乡教书,还是入朝为官,都要清正廉洁,不贪不占。天下太平不易,圣人雄才大略,臣子更应该尽心尽力,报答皇恩。
虽然在野,却是忠心可嘉,心怀天下。
“哥!”郭幸哥凑到叶华耳边,“你说这个戚同文是不是徒有其名啊?我就不信,世上还有这样的读书人!”
叶华笑了,“十几岁的时候,我跟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不过你放心,这个戚同文我查过了。他不但人品好,而且学问扎实。他早年是个放牛娃,在杨悫门前路过,杨悫教他一遍礼记,就能日颂一卷,不到一年下来,就通读五经,几十年下来,他还涉猎黄老,法家,兵家之学,几乎无一不通。老祖宗的智慧,还是不能丢的。”
郭幸哥还很少见叶华这么夸奖一个人,学问好不难,人品好也不难,但人品和学问都好,这就殊为难得。
而且他还无心做官,那就更了不起……等等!
“哥,此人既然无心做官,他怎么要跑来京城,给太子当老师,这不是自打嘴巴吗?”郭幸哥气哼哼道:“此人一定是善于伪装,其实居心不良!”
“不是他主动进京的。”叶华道:“是皇后娘娘请魏王邀请戚同文进京。”
“皇后?”
郭幸哥更加吃惊了,诚然,在教育太子的问题上,皇后有很大的发言权,但是在几年前,柴荣已经任命了叶华为太子师,还安排叶华,李谷和韩熙载,三位重臣,教导太子,难道还不够吗?
为什么要把戚同文弄来?
皇后是什么意思,是不信任叶华,还是怎么回事?别忘了,叶华也是她的妹夫,这样公然拆台,说得过去吗?
郭幸哥怒目横眉,就想说几句,叶华忙摆手。
“是这样的,我在金陵前后三年,无暇顾及太子的教育,韩熙载也南下了,就剩下一个李谷,他还要忙许多事情,所谓太子三师,名存实亡,而且太子这几年在大周学堂表现不算太好,皇后娘娘忧心忡忡,故此想找一个专职的师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郭幸哥撇了撇嘴,郭宗训在学堂岂止是不好那么简单,根本就是平庸!
当初叶华带着郭宗训一段时间,还算不错,小太子有点模样了……但是接下来叶华南下,柴荣御驾亲征。
能管住太子的两个人都走了,就连他三姨都南下寻夫,光剩下一个爱孩子过分的皇后,三年下来,郭宗训就像是一头小野驴,撒了欢,没人能制得住他。
不管惹出多大的祸,他只要跑去皇后面前,哭两声就没事了。
这几年郭幸哥成绩突飞猛进,连很多老师都教不了他。
郭宗训就不行了,成绩每况愈下,偏偏大周学堂讲究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大班级上课,郭宗训越发落后,弄到了最后,每逢考试,有人给殿下做小抄,藏在鞋里;还有人在考试结束,跑去老师那里,帮着殿下改考卷,改分数……这些举动只能瞒着皇后,柴荣回来几个月,有了闲工夫,只要考察学问,立刻就会露馅。
因此有人就跟皇后讲,说大周学堂的教育模式不适合太子殿下。
还有人告诉皇后,太子以后是要当皇帝的,他学算学,学天文,学农学有什么用?太子应该学的是更高深的学问——帝王之道!
大周学堂也就是个蒙学而已,接下来要让太子真正适应身份,承袭大周基业,就必须请鸿儒大家,对太子进行全方位的帝王教育,不然就耽误了太子的成长云云……
“根本是一派胡言!”按照郭幸哥的观察,其实郭宗训不算笨,只是不肯吃苦,太过骄纵,才弄成了这副样子。比如郭宗训的弟弟郭宗让,比他哥还小两岁呢,但是在学堂表现就很好,丝毫没有皇子的架子,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还经常跑去找小叔叔郭幸哥,看郭幸哥弄得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郭宗让还是叶华的小迷弟,他知道冠军侯答应收自己为徒,就兴匆匆搜集了不少关于叶华的报纸,在他的教材封面,还贴了一张巨丑无比的叶华画像。
“哥,要我说,太子殿下不是该换个师父,而是该换个环境……尤其是换个母亲!”
“闭嘴!”叶华真生气了,“这话是你能说的?”
郭幸哥黑着脸道:“慈母多败儿,皇后的做法不对!”
“不对也不该你说!”符三从外面走了进来,她到了郭幸哥的面前,伸手揪住了郭幸哥的耳朵,用力提起,疼得郭幸哥龇牙咧嘴。符三凑到他的耳边,气咻咻道:“我这个当妹妹都不敢说话,你还敢掺和?也不去秤上称称自己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