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比赛时间里,布拉尼夫是表现最活跃的球员,他一个人就给利物浦防线,制造了足够多的麻烦,进球也是布拉尼夫摆脱后的助攻,利物浦当然知道,应该对布拉尼夫进行限制。
可是,怎么限制?
就像是所有和ac米兰比赛的球队,都知道需要限制卡卡,所有和巴塞罗纳比赛比赛的球队,都知道要限制罗纳尔多蒂尼奥,或者现在的小将梅西,所有和曼联比赛的球队,也都知道要限制c-罗纳尔多。
毫无疑问,以上提到名字的球星,都有相当出众的表现,所以……大多数球队都失败了。
到目前,利物浦也意识到,应该限制布拉尼夫的发挥,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能限制,或许重要的是,赛前他们根本没有准备。
布拉尼夫太让人惊讶了。
外界媒体都在不断报道布拉尼夫的优秀,可利物浦并不太在意,媒体总是夸大其词,一些球员表现出色,就被吹捧的像是成为了球王,可实际上,也只是多进了几个球,或者在某些重要的比赛里,表现比其他人突出而已。
表现突出,不代表实力突出。
利物浦自认对米尔沃尔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也不认为布拉尼夫个人,会给球队的防线造成多大困扰,该注意的是米尔沃尔中路整体的配合,而不是某个单一球员。
利物浦对布拉尼夫的表现,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
这就成了问题。
布拉尼夫的脚下技术,精湛的几乎能够绣花,他一次次带球突破,一次次威胁利物浦的防守。
当职业足球进入二十一世纪,主教练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比赛也更讲求球员之间的配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极具降低,但无疑单个球员的带球过人,就是最佳的进攻方式,一些防守战术的站位、阵容,在后防线球员被突破面前,立刻失去了意义,很多时候,突破一个关键防守球员,就能够击溃了整条后防线。
以上说的是布拉尼夫的威胁。
利物浦对布拉尼夫的表现没有准备,他们想要变动防守都很困难,因为赛前的防守备战是偏于整体的,他们进行分散站位,照顾的是整个后防体系,而不是某个单个球员。
即便赛前备战,对米尔沃尔单个球员,有特定的防守策略,但针对的球员也是锋线的达伦-本特,而不是其他球员。
达伦-本特没有首发出场,被针对就变成了瓦尔迪。
利物浦对瓦尔迪的防守还是很成功的,从比赛开始到现在,瓦尔迪也没获得什么像样的机会,他身边总是有一名以上的防守球员跟着,哪怕是偶尔的回撤,也会被中场球员贴身防守。
这种防守放在瓦尔迪身上,似乎是都有点浪费了,但同样的防守方式,放在布拉尼夫身上就不管用了,因为布拉尼夫是中场球员,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中间位置,并不会攻的太靠前,利物浦不可能推进阵型,特别去针对布拉尼夫做防守,他们只能采用让单个球员去盯防的策略。
那当然没有效果。
单个防守球员,即便是杰拉德、卡拉格,面对布拉尼夫也会很头疼,一个防守球员想限制布拉尼夫,实在有些异想天开。
利物浦防线头疼的可不止是布拉尼夫,半年多时间里,米尔沃尔的提升是整体的,其他位置球员也都不小的提升,对比赛季初时,米尔沃尔变得成熟稳健了,进攻也变得犀利许多。
整体的提升反应到比赛里,就是配合打的更流畅,攻势打的更强硬,单个球员表现更出色。
利物浦依照严防死守的经验,想要限制米尔沃尔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接下来的比赛时间里,利物浦依旧处在被动,而在防线连续告急后,一些球员都不知道该怎么跑动,他们有的去防守布拉尼夫,有的在不断往球门撤,有的则是跟着米尔沃尔球员身边,顿时整体的防线就变得有些乱了。
米尔沃尔抓住机会,第四十一分钟再入一球。
这次是利弗摩尔远射制造的角球机会,夸雷斯马右侧罚球找到前点,辛普森灵活的顶给孔切斯基,孔切斯基甚至有时间调整一下,随后把球横推到中间,后面冲上来的赞布罗塔,跟上就是一脚大力抽射。
“赞布罗塔!第二个进球!”
“2比0!球进了!赞布罗塔后跟上,帮助米尔沃尔拉开了比分差距!”伴随着解说员的喊声,观众席响起了惊人的欢呼。
《天空体育》解说员在分析进球的过程中,赞扬米尔沃尔的同时,也用了‘戏耍’这一词汇,“米尔沃尔几乎是用配合,戏耍了利物浦防线!”
“辛普森在第一点,没有选择射门,而是灵活的把球顶给孔切斯基,孔切斯基调整以后,轻松的起脚传中,利物浦大概想不到,如此慢节奏中,他们竟然漏人了!”
“赞布罗塔后跟上,能在禁区里直接射门,也说明利物浦防守真有点问题了……”
利物浦也知道这个问题。
刚才的进球就是对利物浦防线的羞辱,对方连续在禁区内配合,完全把利物浦球员当成是空气,简直有些不能容忍。
但进球已经发生,对方确实把球打进了。
这也对利物浦士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米尔沃尔如此轻松的进球,比分还拉开了两球的差距,不少利物浦球员都知道,球队基本没什么取胜希望了。
不要说取胜,追平都非常难。
利物浦还没有完全丧失斗志,但一些球员感到迷茫是少不了的。
米尔沃尔可没有满足。
像是一些媒体所分析的,米尔沃尔的‘双核心’打法,非常擅长顺风局的比赛,有足够的中场控制力,门前效率也非常高,在打出状态以后,进球会变得再容易不过。
上半场即将结束时,布拉尼夫再次爆发,他在禁区内连续晃动,找到小角度以脚尖挑射,把球再次送入利物浦大门。
“3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