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走到这里,还是比较正常的,但是随后话锋一转。
“当被问及,社会仍然在崇尚少年天才,一些天才甚至比他当初还要风光,成绩还要更加亮眼的时候。柳濡说自己不知道别人是否是真正的天才,但他认为,每个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内心,一时一日的隐瞒,可能就是一辈子的折磨和不安。
古往今来,少年天才不绝于耳。今天我们的社会中,最光芒四射的少年天才,毫无疑问是林海文——著名诗人、著名编剧、著名作曲、著名画家、著名企业家……所有这些荣誉就像是一层一层的光环,让林海文变得让一般人遥远而不可及!
然而我们的教育家、观察家,也会充满疑问,一个20岁的年轻人,是怎么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古诗词、战争历史剧本、情歌金曲,亿万家财。寻常人一生未必有一样能够达到他如今的成就,但是他却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做到,他本人也尝尝以‘天才’二字回应诸多质疑声。
天才,真的是无根之水,无缘之木?
如果背后真的存在某一种真相,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究竟‘天才’是不是天才。
不过不论如何,社会过多的强调少年天才,应当是没有益处的。文明不由天才来推动,国家也不是靠天才来建设,片面地宣扬的天才论,毫无疑问将扭曲很多人的内心——比如柳濡和他家人。”
林海文也在等着《华周》的反击,他如果沉默,《华周》还可能会歇了。但他都出了追杀令,《华周》如果认怂,那不等于是自认黑窝了么?所以这篇文章,是柳濡发新书也好,还是别的什么事情也好,总归是会来的。
“陈辉,”林海文念叨一声,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这是个新的,没有接过网络,是名副其实的笔记本。点开桌面上的文档,里面好几十个txt,其中一个就是以“陈辉”名字命名的。
没有停顿,把材料写好,林海文直接发了新微博。
“关于实名举报《华南周刊》记者陈辉、副总编辑王宗杰的公开/信”
文章中举报陈辉曾经撰写负面报道,并伙同王宗杰对涉事企业进行敲诈的事实。涉事企业、人员,曾经发表又被删除掉的新闻报道,金钱往来方式,数额等等,都在陈辉历次写这些报道中,被林海文“读”到。最明显的证据,当然就是他账户里头来历不明的数百万元。
举报发出之后,受害企业中有一些也站出来响应,陈辉和王宗杰自然是没有什么可蹦跶的。
又倒掉一个!
还连带着下水了一个副总编。
气氛就像是被冻成了一层层薄薄的冰,连呼吸都需要小心翼翼的。
“如果林海文手里,还有更多关于本刊记者的所谓爆料,我们希望他能够一次性的交给相关部门,而不是将这些东西当做对其负面新闻的报复措施。”《华南周刊》总编田维胜接受采访,公开抨击林海文:“记者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我们肩负着传播、监督的使命,如果任何人掌握了这个团队中一小部分败类的材料,就能够威胁一份销量数十万的杂志,这绝对不是观众的福音,社会的礼炮。”
林海文当即回应:“如你所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