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2)

可是……如果明日伯母当真送了酪浆来,父母岂不早晚会得知?

赵宏心中疑惑,但还是顺从应下。

行至路口,两人互相道别,去往各自的院落。

赵晏丝毫不以为意,脚步都变得轻盈起来。

她确定,自己不可能等到那份酪浆了,伯母听过张嬷嬷所言,转瞬就会“贵人多忘事”,悉数抛诸脑后。

有些事情父母不知、弟弟不知,却不代表她也被蒙在鼓里。

这样挺好,让她来处理便是。

-

赵晏回到自己的住处时,屋子已经整理妥当,婢女锦书迎上来,服侍她更衣洗漱。

她坐在妆镜台前,散开发髻,一头绸缎般的青丝倾泻而下,映衬着修长脖颈和莹白如玉的肌肤,让锦书暗自发出一声惊叹。

小娘子从小跟着老爷和二少爷习武,举手投足间有着寻常闺阁少女身上罕见的飒爽与利落,但她的容貌却随了二少夫人,静默无言时略显清冷,一旦笑开,便如同艳阳般明媚耀眼。

锦书为她梳着头发,请示地问道:“小娘子,奴婢收拾您的衣物时发现这个,看着眼生,不知是否错拿了二少爷或小郎君的东西……”

赵晏看向桌面,顿时一怔。

一块白玉佩躺在那里,温润纯粹,不掺任何杂质,显然是难得一见的上等货色。

此物雕工精美,缠枝牡丹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恍然间,花瓣与叶片似乎轻轻地颤了颤。

似乎是件男子配饰。

近些年,社会风气愈渐开放,女子穿男装并不稀奇,赵晏在凉州时,为图行动方便,经常作此打扮,裙钗加身的次数反而屈指可数。

锦书每日伺候小娘子起居,对她的衣饰了如指掌,却不记得她有这样一件饰品。

“没有拿错,是我的东西。”赵晏轻声,“旁人送给我的礼物。”

“那就好,奴婢替您收起来。”锦书不疑有他,小娘子在凉州人缘颇好,此番南下归京,只怕终生不会再回去,有人赠她一份厚礼留作纪念,也在情理之中。

赵晏沐浴完毕,穿着寝衣坐在窗边,已是将近子时。

月色隐没,晚风涌入,烛火在琉璃灯罩中跳跃,摇摇欲止。

她静坐许久,那块白玉佩伴随着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声音,挥之不去地在脑海中浮现。

……

“我身上没有足够的银钱,先用此物抵押,将来你拿着它到洛阳找我,会得到应有的报酬。”

“你这个人,说话遮遮掩掩,洛阳那么大,你让我去哪找?依我看,你就是存心想骗……”

“君子一诺千金,到时候,你就去牡丹开得最盛的地方,我会在那里等你。”

……

她深吸口气,缓缓叹出,内心斗争片刻,止住了打开妆奁的冲动。

前尘已矣,再看也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她把玉佩压在一处最隐蔽的角落,本想慢慢忘记,谁知却反而让它躲过了被变卖的命运,随她回到洛阳。

但可惜,永远不会有人来兑现承诺了。

彼时与她拉钩的少年,就像那些答应要来京城找她喝酒的乡亲一样,已经葬身在遥远的边关。

她甚至没有机会看清他面具下的容貌,问一问他真正的名字。

-

翌日,赵晏一如既往早早醒来。

她在院中练了一套剑法,陪父母弟弟用过早膳,便回到屋里看书。

熟悉的商人们都知道她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书籍,从话本到游记、杂学,不一而足,就代为四处搜罗,一摞又一摞地交给她。

这些是她为数不多从凉州带回的物品。

半上午时,锦书推门而入,神秘兮兮道:“小娘子,外面来了客人,卫尉寺的孟少卿,还带着自家公子。”

赵晏离京三年,不大清楚这些官署的人员变动,正思索孟少卿是何方神圣,锦书又道:“起初大家都以为他们是来拜见老爷,但没多久,二少爷和少夫人就被传了过去,所以十有八/九,孟少卿是有意让孟公子与小娘子结亲。”

赵晏闻言,并未觉得惊讶。

祖父的名声摆在那,想与赵家联姻之人向来不在少数,如今父亲再立战功,前途一片光明,势必会有人把主意打到她的婚事上。

只是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

她放下书,起身道:“走吧,我们也去看一看。”

锦书迟疑:“小娘子,这……您就这样去吗?”

虽说老爷和夫人皆非世家出身,赵家不像京中某些大族那么讲究规矩,但事情尚在商议,小娘子便要过去一探究竟,终归是不合礼数。

“当然不。”赵晏促狭一笑,目光在她身上打了个转,“客人来访,必定要有人端茶倒水、添置点心瓜果,我穿你的衣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