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煌煌汉威(56)(2 / 2)

我为王 枪手1号 1640 字 1个月前

大封赏之后,便进入了朝议的第二个重要议程,关于大议会的人员名额的分配问题,关于大议员的设置,在前几天便已经将相关的内容分发给了各郡郡守,起初众人还不以为意,但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各地郡守们终于慢慢地回过味来了,这个大议会可是用来制约相权的机构啊,别看他们手中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但他们能否决议事堂的提议,这个可就不一般了.议事堂中九十九个议员名额,只要超过半数便能否则议事堂的提议,那么名额的多寡可就事关重大了,不说别的,只要在大议会多占据了一些名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些国家事务之中,这个地区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本地本郡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事关重大,朝堂之上,那些武将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各地郡守们可就无法保持淡定了.除开那些刚刚归附的州郡之外,像辽西,积石,河间,渔阳,琅琊等郡,倒都是卯足了劲要在这上头争个高下,辽西是高远起家的地方,积石是征东府一直以来的政治经济中心,河间,渔阳,琅琊都是人口众多的富裕之地,自然都不甘落后,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声鼎沸,各位郡守争相出列,述说本郡的优势以及在大汉立国的过程之中立下的汗马功劳,说到激烈处,彼此之间,不免互相攻击起来,倒将大朝会变成了一个菜市场一般.

看到这般景象,蒋家权只能暗自摇头,再抬头看高远,却见他兴致盎然地摸裟着下巴,正饶有兴趣地盯着自己的大臣们毫无体统的互相争论.这个大议会中的议员,分散开来具体到个人,可谓是无职无权,但如果纠合在一起,那权力却又大到能制衡相对,当初与高远一场剧烈的争论之后,蒋家权亦细细地思量了一番这个机构,反倒是回过味来,有这样一个机构的存在,议事堂便不可能一手遮天,这些议员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之间距离遥远,而且各自都代表着地方上的利益,而且人数众多,根本就不可能一一收买,也就是说,以后即便出现臣强君弱的现象,君王也可以凭借着这个大议会来遏制强臣,高远这不是为现在担忧而设置这个机构,而是在未雨绸缪,为以后打算.

开国君主,都是强势而英明的,但正如民间所言,富不过三代,以后在深宫妇人之手长大的君王,鲜有能赶上祖宗能力的,是以历朝历代,总是会出现强臣凌架于君王之上的事情.

想通了这些,蒋家权霍然醒悟.百年之计,万世之基,自然也从现在便开始打算.想通了这一点,蒋家权对高远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当真也只有像高远这样英明的开国之主方能提前作出预防之策.可以想象,当这个大议会慢慢地成长起来之后,权臣,将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大汉王朝之中.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终于最后决出了名额,辽西,积石,河间三郡,最最归属大汉王朝,在征东军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因为各获得十个大议员名额,而琅琊,渔阳,天河三郡最为富裕,人丁最多,因此获得九个议员名额,大雁,河套以及辽东地区初定,人丁稀少,暂时共分配十五个名额,而其它州郡,则分配另外二十七个名额.

在大朝会之上,同时还通过了另外一项决议,那就是这些名额三年一核定,根据各州郡在综合排名来重新增减议员人数,这个综合评定便涉及到了本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向,综合评定的最终目的是核定该地区对大汉王朝所作的贡献,贡献大,则增加名额,如果贡献低或者减少,则会减少名额,同时这个综合评定,也是对该地区最高长官的考评.

整整一天,大朝会基本上都在围绕着大议会的事情在争论,但高远却似乎乐见其成,丝毫没有不耐之色,反而会时不时地笑嘻嘻地指点几句,有时候双方刚刚达成一个协议,被高远在中间一撩拔,立刻便又被推翻,从头来过.从高远的态度之中,大家也都发现,王上对于这个大议会的重视非同一般,这也带动了他们对其的重视.

大朝会之上所达成的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纲要,接下来这些议员在本地怎么选出来,朝堂之上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方法,而是将这个权力下放给了各地,各地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像积石,大雁,辽东半岛等地,民族杂居,而选出的议员要兼顾这些人的利益,自然也要复杂得多,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统一的选举方案,不免会水土不服.

关于这一点,高远倒也不急,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选举终究会出现一个最好的最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方案来.

大议会初具雏形,但想要他发挥作用,恐怕还得数年之后.

大朝会结束,看了一天热闹的武将们匆匆离去,明天便是大阅兵,那可是他们一展所长的时候,四大野战集团军在这种万种瞩目的时候,谁都不想落到别人的后面,自然要回去好好布置一番,而各地郡守们则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讨论着这个大议会对大汉王朝政局的影响,大家都是第一次遇到这个东西,心中虽然有了一点了解,但对于前景,以及如何选举出这些议员,大家还都是一头雾水,按照王上的说法,那是要从各乡各镇各县,一级级的选上来.那可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了,好在王上没有规定时限,可以慢慢来摸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