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拆十座桥,不毁一桩婚,余舒干这缺德事,倒是半点没有心理负担,甚至还有些遗憾,只能借着别人的手给纪家教训,现在她还没能力自己亲手来。
至于事成之后,纪孝谷抓不着她的把柄,根本想不到她有本事“偷天换日”,会迁怒他们姐弟是一定的,但为了平息薛家怒火,杀是不敢杀她的,没了利用价值,十有八成会将她这个“寡命女”赶出门,脱离了纪家,到时候她不用偷偷摸摸地跑,正大光明地带上余小修坐车去京城。
至于薛家大少爷...对他没“福气”娶纪星璇这件事,余舒只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灾乐祸。
三天一过,纪孝谷要带着余舒再到薛家别馆去探访,余舒一早就做好了准备,让刘婶帮忙,把余小修从东屋挪到了西屋,在他枕头下头放了菜刀,床底下搁了一盆污水,又烧了一把灰放在他脚边上,关好了窗子,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半个时辰后把床头的蜡烛点着,仔细不能灭。
临走前余舒对着镜子拍拍脸,想着青铮要是知道她用他教的本事这样捣鬼用,不知会不会气得胡子翘起来。
余舒和纪孝谷出了门,在门口故意摔了一跤,磨蹭了一刻钟,算着时辰上了轿子,万事俱备,她心里头有点兴奋,哪想到了别馆,却吃了一记闭门羹——
“大少爷病了,徐总管今天没空待客,纪老爷请回吧。”
病了?余舒一愣,一边郁闷这人病的不是时候,一面又有些担心,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雨,莫不是着凉了?
纪孝谷先是表示了一番关心,场面话说过,才问起道:“那徐总管有说,让我们什么时候再来吗?”
“总管没有交待。”
纪孝谷探听不到消息,悻悻带着余舒离开,回了纪家。
他们刚一走,别馆门前就又来了人,从一辆马车,下来了一男一女,后头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俊秀少年,这男的是刘家二老爷刘敬台,另外则是现住在刘家的薛文哲母子。
刘家的小姐当年嫁了京城薛家,这在义阳城里头也是一件大事,薛文哲的父亲是当朝薛尚书的本家侄子,关系不是很近,加上一家不管两家事,因而这趟徐力带着人来义阳城,刘家事先没有听到消息,还是昨日刘敬台见到纪老二,酒桌上听他说漏嘴,才晓到薛尚书家的总管来了义阳,且纪家有望攀亲。
“文哲,待会儿见到徐总管,一定要有礼貌知道吗?还有你大堂兄,你一直没见过,不可失了礼数。”
“知道了,娘,您都说了好几遍了。”薛文哲心不在焉地回答,前天纪星璇走了,他没能去送,一直闷闷不乐到现在。
刘氏不知儿子心思,看兄长上前去敲了门,不一会儿又退回来。
“二哥,怎么啦?”
“说是大少爷病了,不方便待客。”
“啊?那请了大夫没有,该不是水土不服吧。”
“这倒是没说,我想到纪家去打听打听,等下你先带着文哲回去吧。”
刘敬台在纪家门口下了马车,刘氏和儿子坐着车回家,薛文哲起床气总算过了,就好奇起旁的事来:
“娘,大爷爷一家来义阳做什么,爹怎么没来?”
刘氏随口道:“纪家要同你大爷爷家攀亲,这是来人问礼了。”
“攀亲?和谁啊?”
刘氏不察儿子心思,道:“听说是你大爷爷相中了纪家的四小姐,想求取给你大堂兄。”
薛文哲呆住,下一刻便猛地坐起来,脑袋“咣”地一声撞到了车顶!
刘氏吓了一跳,忙去扶他:“这是作甚,快叫娘看看,疼不疼?”
薛文哲一把抓住刘氏的手,急头白脸道:“娘、娘,纪家要把星璇嫁了?不行,她怎么能嫁呢,怎么能!”
刘氏是过来人,见儿子这样子,愣了愣,便明白过来,苦笑一声,伸手搂了他,声声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