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狭路相逢(1 / 2)

铁血山河 wxiaoling584520 1609 字 1个月前

幽云十六州乃是清风的粮食基地之一,为了防范北方的风沙,所以这里的百姓们大多都在土地的边上栽种了不少杨树之类的防护林,虽然只是稀稀拉拉的零星分布,但是隔着五六里地的距离,经过了精心埋伏的两万骑兵根本就发现不了。而东北骑兵很显然也是心急火燎的,在马蹄卷起的乌黑的污雪中,杀气腾腾的朝着古北县城杀去。

看着被拉成一字长蛇阵的东北骑兵,信刻的嘴角登时拉出了一抹冷笑。东北骑兵可以说是马不停蹄的奔跑了四个小时,现在虽然不是强弩之末,但是也人困马乏了。虽然在等一会儿也许效果会更好,不过信刻不想冒这个险。现在离古北县城还有四十里地,在击溃了这支骑兵之后,河套骑兵还可以趁机扫荡对方在古北县城的三万步兵。如果隔得太近了,那说不定古北县城的敌军察觉到了动静,全部缩回县城,那可就麻烦了。

随着信刻一声令下,两万养精蓄锐的河套骑兵登时如同下山的猛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了东北骑兵阵中。信刻并没有选择在前面拦截,而是将突破点选在了东北骑兵的腰肋位置,顿时就将东北骑兵截为两段。留下张振奋和刘智崖率领着一万五千骑兵堵住后面半截敌军,信刻率领着五千骑兵径直破开东北骑兵的队伍,从下到上直接杀了上去。

东北骑兵的队形拉的较长,因此军队的厚度较薄,信刻是何等的骁勇,况且他们这还是从后面袭杀,东北骑兵还来不及调转马头,便已经被信刻的双刃战斧从后面砍作了两半。而后面的河套骑兵也不甘示弱,就像是一条顺流而下的游龙,东北骑兵甚至还来不及变阵,便已经有无数的士兵被砍落马下,眼见是活不成了。

队伍最前面的赫基木儿和金宗梧遭遇突袭,自然是大惊,不过金宗梧虽然只是一个只会夸夸而谈的口水型人物,不过赫基木儿可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他乃是卡辛巴斯的弟子,怎么说也继承了卡辛巴斯的几分本事。如此情况之下,赫基木儿当机立断,趁着信刻的骑兵还没有到达,以乱军纠缠住信刻,而自己和金宗梧则是率领着最前面的五千骑兵朝着两边一分,迅速列好队形以应对信刻即将到来的攻势。

万余骑兵的纠缠还是给东北骑兵赢得了不少的时间,不过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万余骑兵至少有六千当场丧生,而河套骑兵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少得可怜。骑兵在对阵骑兵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对方从自己的后方突破。因为一旦列好了队形,骑兵根本不像是步兵那样容易调整队形。尤其是突破能力最强的重骑兵,他们要更换队形更是不易。好在这三万东北骑兵之中虽然也有一万重骑兵,不过由于重骑兵的速度稍慢,因此他们是掉在了后面,可既便如此,东北骑兵还是为了他们变换阵型付出极大的代价。往往东北骑兵正在奔跑的时候,河套骑兵的斩马刀已经从后面递了上来,而反着身子交战,东北骑兵最多只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一半力量,而河套骑兵却是借助着战马的冲击力量,基本上是一刀一个,就算砍不死对方,强大的力量也足以将对方震落马下。而在奔腾的骑兵队伍之中,滚落下马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死亡。东北骑兵也想过跑快一些好躲过河套骑兵从后面的袭击。不过他们前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己方骑兵,根本就插不进缝,而河套骑兵才不管这些,看见自己前面的东北骑兵就是一刀。不少的东北骑兵见状,保命之下,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干脆对着挡在自己前面的人就是一刀,自己先跑掉了再说。不少的东北骑兵,便是这样倒在了自己战友的刀下。

抛开河套骑兵现在的战术优势,河套骑兵比之东北骑兵,还有两个很明显的优势。其一就是士兵的体力。其实站在一个比较平等的角度来看,河套骑兵的身体素质比起东北骑兵还要差上一点。河套骑兵虽然也是训练有素,并且体制在这些天里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是东北三国士兵的体质原本就要好过清风士兵,而且他们长期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自然更加适应这种寒冷的气候。不过在经过了整整四个小时的往返奔波之后,东北士兵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严重消耗,而河套骑兵却是养精蓄锐,这一增一减之下,差距自然是很明显了。

河套骑兵的第二个优势就是他们胯下的战马。清风的战马分三个等级,最优秀的自然是来自血色高原的高原马,其次是西北二路和西域的大宛马变种。再次为幽云十六州的军马。东北三国的战马质量和清风相比,应该是大宛马变种的这个水准。因此在战马的质量之上,东北骑兵就已经是稍逊一筹,而且东北骑兵还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奔波,因此战马的冲刺力完全无法和河套骑兵相比。在加上河套骑兵在主帅的身先士卒之下,战斗力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河套的诸多骑兵将领之中,信刻本来就是最擅长打硬仗的代表。他的双刃战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即使是血杀的杀猪刀也有所不如。不过血杀也有一个信刻难以比拟的有点,那就是他胯下的镇山足以让所有的地方骑兵胆寒。如果这万余东北骑兵是在和信刻正面作战,虽然他们的防线也很有可能会被信刻的双刃战斧攻破,不过他们根本不可能造成这么巨大的损失,而且也至少能够给河套骑兵造成一定的伤害。可是现在的东北骑兵阵型混乱不堪,信刻又是从骑兵最为薄弱的后方杀入阵中,因此东北骑兵不得不为他们的掉以轻心付出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