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政变(2 / 2)

汉天子 六道 2041 字 2天前

四七二十八。从刘邦称帝,开创大汉皇朝(公元前202年),从现在(公元25年),刚好是二百二十八年,这对应了四七之际。

中国的朝代,讲究的是五德。五德始终学说,是由战国时期的阴阳大家邹衍提出来的。

五德始终说,讲的是五行相克,对应的是土木金火水。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虞朝,由黄帝开创,对应的是土德。

木克土,所以虞朝之后的夏朝,为木德。金克木,夏朝之后的商朝为金德。火克金,商朝之后的周朝为火德。水克火,周朝之后的秦朝为水德。

在刘邦时期,大学者张苍提出,秦朝太短暂,并不能算成朝代,以朝代推演的话,应该是汉取代了周,没有秦朝什么事,所以对应水德的是汉,而不应是秦。

刘邦当时也采纳了这种说法。

不过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又认为秦朝应该算是前朝,汉取代的是秦,而不是周,秦为水德,土克水,那么汉应为土德。

等到了王莽时期,王莽向玄学大师刘歆请教,汉究竟是水德还是土德。刘歆给出的说法是,周为木,秦为金,汉为火,故,汉是火德。

‘火为主’中的火,就是指火德,而火德,又是指汉。四七之际火为主这句话连贯起来的理解是,高祖称帝二百二十八年后,汉室将再为天下正统。

谶语的第一句就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刘秀是汉室后裔,谶语又说,汉室为正统,这不恰恰就是在说,刘秀应为天子吗?

刘歆也正是看了《赤伏符》中的这句谶语,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结果,冒牌货终究是冒牌货,他这个刘秀,终究不是天选的那个刘秀。

营帐内,众将这回都来劲了。他们本就急于让刘秀称帝,但刘秀又总是推脱,恰恰在这个时候,强华出现了,最最关键的一点是,强华还带来了《赤伏符》。

而且《赤伏符》中的谶语清清楚楚地写着,刘秀就应该是当今之天子!

人们在营帐中跪下一片,包括强华在内,一同劝进。刘秀胳膊肘拄着桌案,拳头顶着额头,久久都是沉默不语。

众人见状,急声说道:“大王啊,连天命符瑞都这么说了,你可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啊!”

刘秀幽幽说道:“这,事关重大,我还得再征询一下仲华和公孙的意见。”

在场的众人,无不是跺足捶胸,一个个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自己直接上,帮着刘秀去称帝。

最后,众人也只能无奈离开。等到他们都走后,强华回头向外面望了望,微微一笑,用双手托着《赤伏符》,向刘秀面前一递,笑道:“陛下,微臣完璧归赵!”

刘秀仰面而笑,问道:“子瑞可是在戏谑于我?”

强华连连摆手,一本正经地说道:“微臣可不敢!陛下是天子,微臣又怎敢戏谑天子?”

刘秀抬手点了点强华。

刘玄那边,他刚刚被廖湛等人驱逐出长安,而刘秀这边,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强华就突然出现了,顺便还给刘秀带来了天下奇书的《赤伏符》,这未免也太巧了。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巧合,都不是真的巧合,而是人为的巧合。

刘秀想要的太多,既想要实实在在的皇位,又想要正义仁德的好名声,这就需要他抓住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

刘玄那边,已经为他制造出了极佳的契机,与此同时,他自己也需给自己创造出一个极佳契机,两个极佳的契机融合到一起,这才算是千载难逢。

现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就已经摆在他的面前了。

刘秀给邓禹去了一封书信,询问邓禹对他称帝的意见。其实这么大的事,他应该把邓禹召回来,与之面谈。

不过现在邓禹正率军在河东作战,而且正在围攻安邑,战事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刻,实在是走不开,刘秀也只能给邓禹写信了。

邓禹给刘秀的回信,内容很多,但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大王现在应该称帝,末将也会全力支持大王称帝。

刘秀在给邓禹书信的同时,又给冯异去了书信,召冯异来鄗城。

突然接到刘秀的书信,还让自己立刻赶往鄗城,这可把冯异吓了一跳。

这个时候,他刚刚把自己和李轶来往书信的事向大王做了说明,结果现在大王突然召自己去鄗城,这是要惩治自己?告诫自己不要和李轶有书信来往?

冯异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地来到鄗城。他到鄗城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气氛十分诡异。

无论是鄗城,还是城外的汉军大营,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营中的将士,乃至城邑内外的百姓,脸上都带着笑容,泛着光泽。

最近也没什么大的节庆,冯异完全搞不懂人们到底在高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