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麻烦啊,我高兴来不及呢。”苏奶奶高兴道。
她看着现在不用外嫁的姑娘们,就时常想起自家远嫁的闺女,当初要不是家里穷,都吃不饱肚子了,为了活命也不至于让闺女嫁那么远,还是给人当后娘的。原以为一个奶娃娃养大了也和自己生的一样,谁知道是白眼狼,养不熟。
吃了这么多年的苦头,可算是能够一家团聚了。
这是苏奶奶以前不敢想的日子。
想想以前的苏家屯,她就算有心,也帮不了闺女。现在不一样了,家里宽裕,老二媳妇也么以前小气了,她在家里也说得上话。而且现在拿工资,闺女一家子就算回来了,也是帮队里干活,拿工资,不和大家分粮食,别人也不能说闲话,现在家家户户可都有不外嫁的闺女呢,谁家也不能说谁。
还是多亏了青玉啊,苏奶奶心里热乎乎的想着。
不回老李家去,苏大姑一家子就直接回了苏家屯,队里人还挺热情,知道苏大姑家的遭遇之后,还来看她。安慰她。
李建军则和苏卫国他们去收拾房子。
队里如今家家户户收了补贴盖新房子了,之前那些老房子也就属于队里规划了,队里规划是要在这建办公室,建卫生所,以及百货的,现在只是在规划,所以拆掉了一批房子了,还剩下一批,就挑了一间还能住人的,暂时让他们住进去。
也不止他们一家,一些家里闺女嫁人,不离开队里的,来不及盖新房子的,就在队里申请住旧房子,然后边盖新房子。
李建军这次有退伍津贴,盖房子还是盖的起来的。也没要队里的补贴,觉得给队里添麻烦了,怪不好意思的。
苏卫国道,“给你你就拿着,也不就你一个,该咋样就咋样,别坏了队里的规矩。”
李建军笑道,“队里这么搞,不怕以后大家都往苏家屯跑啊。到时候都来这里盖房子。”
苏卫国道,“咱巴不得都来苏家屯呢,分田地是分不了了,可盖房子留在这里,咱是一百个欢迎,咱队里现在就差人干活。厂里要年轻有文化的,种地也要有力气的,连养猪场都需要人。你看着一片未来规划,盖起来之后,都需要人来干活,咱队里刨去老人孩子,也没有多少人能用,愁着呢。”
李建军看着苏家屯的这个发展,心里都觉得惊讶,他可从没想过,一个队里能发展成这样的。
小时也来过苏家屯,咋说呢,就和一潭死水一样,一点浪花都没有,都混日子。现在却不一样了,感觉浪打浪,红红火火的。看着就有希望。
他突然觉得留在这里是个再正确不过的想法了。
这还是沾着老娘姓苏的光了。
队里人都热情,确切的说是对苏青玉的家人尤其热情。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们,都特别感激苏青玉,连带着家里人也心存感激,知道苏大姑的情况,都来帮忙收拾房子,给她搬家。
知道苏大姑家里东西没置办齐全,这家一把椅子,那家一个菜坛子,借着先用。一下子就把家给安下来了。
苏奶奶高兴道,“这以后就离得近了。每天都能见着面了。”
苏大姑红着眼,双眼含泪。感觉苦了这么多年,又回到小时候一样了。
作为远嫁的闺女,她这些年过的真不容易。
婆家妯娌欺负她娘家远,婆婆最也不把她当回事,熬了多年才算是养大孩子,继子也处处不把她当娘看,老头子更是谈不上什么夫妻感情。
现在终于回到自家老爹老娘身边了,一肚子的委屈想要发泄出来。
“妈,妈,”她哭不出来,就只捏着苏奶奶的手喊妈。
家虽然安了,但是李家村的东西还没搬,就算不和他们分哪些财产,也要把自己平时穿的用的搬过来。
而且李建军还想回去和自己的老爹和大哥说清楚,以后这个家就分了,各养各的了。
别说他不养老爹,这些年的津贴都是寄回来的,管钱的是他奶,反正最后也是给老李家了。
第230章
苏卫国要忙着队里的事儿没时间和他一起去, 倒是队里几个年轻人勒起袖子自告奋勇的跟着。免得青玉书记不在家,她家里人被人欺负了,那可憋屈了。
李建军出钱包了队里的拖拉机帮着搬家。
一车人就开着车过去了。
李家对于苏大姑被娘家人接走并不怎么担心。治好了当然好, 省了一笔钱了,没治好了,那以后也有人帮着照顾, 不用自家操心。
他们该上工上工,该吃饭吃饭。
一直等李建军带着一车人来了,才意识到李建军就算负伤退伍了, 也还是那个李建军。
李建军回来什么也没说, 直接开门进自己屋里搬东西。
因为爹妈还在, 加上自己常年在外, 所以家里并没有分家,自己和媳妇孩子一个屋住着。屋子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他卷起铺盖,往外面搬, 其他小伙子也勒起袖子往外搬箱子桌子柜子之类的。
李家村的人来看热闹, 看到这情况就问起来了,
李奶奶拄着拐杖也从自己屋里出来了,“建军, 你这做啥啊, 还带这么多人回来。”
李建军道,“我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打仗,我妈受伤了在家里等死,这个家我待不下去了, 我回来搬东西分家, 以后我爸归我哥管, 我妈归我管。以前我交的津贴就当我爸的养老钱了,以后咱谁也不管谁。”
听到这话,李奶奶心虚了。
她儿媳妇这事儿确实家里不地道。可她也是考虑过的。以后建军退伍了,而且看样子还不能干重活了,家里没了收入都要喝西北风。
她的意思是,省着一笔钱,以后了孙子都能过好日子。
人年纪大了,早晚也是有这么一天的。
李建军作为一个男人,懒得和老太太争什么,只说清楚就行。搬空了自己的房子,又去搬自己老娘的衣物。
苏大姑是个勤快人,平时东西都归整的整整齐齐的,倒是方便搬家了。
到底是自家孙子,李奶奶还是劝,“你这搬走了住哪里啊,这好歹是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