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趁陆麟还没有开学,姐弟两和傅忱一起前往南部某山区。
曲曲折折的山路比十八弯还多两倍。
傅忱下飞机之后,在当地租了一辆越野,亲自开进山。
尽管山路很长,但是只要一想到这是通往陆浅衫的家乡,寒来暑往,陆浅衫无数次往返于这条山路,从家里到学校,千里迢迢,和他相遇,傅忱便生不出厌烦,只觉得针扎似的心疼。
越过群山,越过江河,祖国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修路架桥,只要有人住,马路修到最后一户人家。
傅忱还有心情看两侧的风景。
他的前面是一辆崭新的公交,和傅忱当年坐的那辆云泥之别。
这回他不会再吐了。
“浅衫,以后我们有空就来这里住住。”傅忱语气轻松,对陆麟道,“弟弟你高三毕业快点学开车,我们就能轮流开了。”
陆浅衫想起傅忱送自己那辆车:“我……”
“你就先不学了。”傅忱一锤定音。
他以前让陆浅衫学车,是建立在不知道陆浅衫骨折过的基础上,现在他知道了,必须去哪儿都送陆浅衫到最后一公里。
前面两山之间有一片空地,傅忱开了三小时车,看见前面好多车堵着不走,以为指定休息区。
一打听,才知道,往前一百米有个小土坡崩解,泥石堵在了正中央,大车小车都过不去,等待挖土机过来清理。
傅忱估摸了一下距离,这里离陆浅衫家只剩一公里,走两步就到了,天快黑了,不知道挖掘机什么时候到,不如把车扔在这儿,步行进去。
他装作不懂:“走进去要多久?”
陆麟抢答:“一小会儿就到了!我们下车走吧。”
“行。”傅忱打开后背箱,提出了两个黑色大背包,里面进山前在超市买的食物,包括零食饮料蔬菜肉类,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傅忱和陆麟一人背一包,只让陆浅衫拉了一个轻盈的行李箱,里面是换洗衣物。
三人走过塌方处,面前是两条笔直伸向不同地方的路。
傅忱毫不犹豫地选了左边。
陆麟:“姐夫,你方向感真好。”
傅忱连忙澄清:“回去重修语文,这分明是第六感。”
陆浅衫拉着行李箱杆跟在后面。两人为了照顾她,都慢慢地走着,她不由加快脚步,背包不像行李箱可以拉着,在肩上多呆一会儿都受累。
小路上蹿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头发蓬乱,后背背着一大捆废纸,仿佛是刚到哪户新装修的人家去捡的建筑包装纸,可以卖给收破烂的换钱。
小姑娘从小路下坡后就走得很慢,两根麻绳绕过稚嫩的肩膀,握在手里,在上身拴得紧紧的,蜗牛背壳似的慢慢走着回家。
陆浅衫个子高,伸手一挑,就把小姑娘身上的重担接过来,出言解释:“我帮你拿一会儿,我们应该顺路。”
小女孩警惕的神色一松,手心一下空了,搓了搓裤腿,“谢谢姐姐。”
陆浅衫看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自己,连背负的模样都很相似。
傅忱一见陆浅衫单手拿那么重东西,眉头一皱,就要拎过来。
陆浅衫缩手,没让傅忱碰到纸皮上的水泥灰:“没事,不重。”
她边走边问小女孩,唠家常一般:“开学上几年级了?”
“三年级。”小姑娘眨着大眼睛问陆浅衫,“姐姐,你是哪里来的?”
陆浅衫笑道:“我就住前边的梅子树下第二家,上大学工作比较少回来。”
陆家一家人都很少回来,儿童相见不识再正常不过。
小姑娘想了想,恍然大悟,她羡慕地看着穿漂亮衣服的陆浅衫,以及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西装革履打扮的傅忱。
“上大学就是这样啊?我也想上大学,我也要出去。妈妈说沈玉姐姐也是我们这里出去的。”
“对。”
“可是我暑假作业还没写完,没有时间,老师让随意背六首课外古诗词我也没背完。”小姑娘细细的眉毛拧成一起,眼里透着焦急。
陆浅衫仿佛透过她看到了自己,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农活碎活,没有时间念书,但她记性好,总是能在上学前一天赶出来。
耳边传来小姑娘小声背古诗的声音。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今安在……”
“姐姐,下一句是什么呀?”
李白《行路难》七言,六句,学校布置的任意六首古诗,发奋努力的学生才会挑战难度。
如当初陆浅衫,她会选择背《春江花月夜》,背《将进酒》……
陆浅衫鼻子有些酸,声音很低:“这位语文老师回答一下。”
傅忱握住陆浅衫的手,侧头对小姑娘道,声音坚定有力,如长缨破冰——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