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吧!吃货!_61(2 / 2)

加油吧!吃货! 2846 字 4天前

木木和小阳的任务是摘野菜,去掉根甩掉土,这个活计虽然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着实的繁琐腻歪人。所以这两位童鞋担负的任务极其重要。关键是小阳还得去弄今天的晚饭,为了明天做粥省劲儿,他决定多煮米饭,明天直接用米饭熬粥。

第二天一大早,木木就赶来帮忙。他今天要负责的是荠菜饺子,苦菜团子这两样主食。

这两样做起来并不难,荠菜剁碎和虾皮搅在一起,放上一个鸡蛋增加馅儿的黏度,用盐、酱油、葱花和香油调味,剩下的就是包在饺子皮里了。为了美观程度,小阳和木木一致不同意让朱海和二宝上手,虽然请的都是熟人,但也不能太多丢人这是原则问题。

而苦菜团子的做法就更简单了。苦菜因为泡了一夜的清水,苦味儿已经去掉了大半。为了保留其药性和口味,小阳说不用过水焯制。所以木木就把苦菜切成一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揉进粗玉米面里。然后把揉进苦菜的面团拍成饼,在上面放上一点儿素肉松,然后把面团上将肉松包裹在里面,最后上锅炸熟。因为一个个团子只有鹌鹑蛋那么大,所以熟制的过程很快,不用担心苦菜被炸糊。而且这样的大小配上玉米的甜和素肉松的香,会抵掉苦菜的苦味儿,让人更容易入口。只是因为是油炸的东西,不能一次性吃得太多。主要就是为了个新鲜劲儿,想要彻底享受苦菜的好处,那就得生吃蘸酱。

小阳决定做一道凉拌菜。把泡软了的鱼片切丝,卤好的豆腐干切成条,跟改刀成段的荠菜拌到一起。放上盐、酱油、糖,蒜蓉,姜汁和醋调味,最后再放上小阳独家秘制,被磨成粉状的海鱼肉。这清爽又富营养的开胃菜就做得了。木木在边上尝了一口,立刻竖起大拇指:“好吃!放了那个鱼粉,味道就是不一样。还有醋不多不少,刚刚够味儿!”

“将来你卖面的时候在面汤里放上一点儿这个,保准别人都迷上你的手艺!”这可比现代的味素要健康得多,虽然不那么好储存,制作起来也不容易,关键他必然是独家所有啊!这鱼肉粉的制作方法,连木木都没有问过,小阳就当然不会告诉别人了。而且就算给多少钱他也不会卖,不管将来卖什么吃的,这都是自己的赚钱秘方。跟香肠神马的不可同日而语的!

接下来就是婆婆丁炒肉丝。为了不呛肉香,这一次小阳把蒲公英焯了水。沥干水分之后,将蒲公英切成段。将盐酱油和葱沫姜汁放到一起调成碗汁,然后在锅里放油,将切好的肉丝翻炒到表面发白,然后倒入碗汁,炒到汁快干的时候,下入蒲公英,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不要着急结婚养包子,我会马上写盖房子的!改善居住环境很必要。虽然还是没可能有玻璃窗户……汗……

80:规划实在很必要

一大桌人围坐,桌面上的菜色摆得满满的,看起来颜色颇为好看。绿的菜,白的面,红的辣子和萝卜,黄的玉米饼……这些东西看起来平常得很,可众人拿起筷子夹过菜放到嘴里,就都感慨得不行了。

这附近山林田边的野菜他们谁都吃过,可这年年风调雨顺没灾没难的,谁也没起过去挖野菜来吃的心。除了一些老人到了时候心里忘不了这一口,会弄一些蘸酱吃之外,其他的吃法他们也是没见过的。

最为感慨的便是牛三姑了。“啧啧啧,没想到这苦菜做成玉米团子还能这么好吃!小阳啊,你这手可真是巧得不得了!”

小阳马上笑回:“三姑,劲儿这玉米团子可是木木亲手做的。他的手比我还巧呢!”

牛三姑马上看向木木:“木木啊,听说你答应二宝要跟他成亲啦?”

虽然非常不好意思,但是这几个月过来,对于常走动的人家他也都熟悉了。尤其是多长辈,他历来十分尊敬。所以话刚问完,他就点了头:“嗯。”

牛三姑笑着点了点头:“真好啊!一转眼二宝和大壮都是到了娶媳妇儿的岁数了。真是不服老都不行啊!到时候你两对成亲的时候,可得提前告诉我,这喜被我给你们置办了!”因为跟二宝他娘是好姐妹,也因为以前就很照顾朱海,所以对于这两个小子成亲的事牛三姑是非常在心的。按照当地的习俗喜被是婆家和娘家个做一床,像他们四个这样没长辈在一边帮衬的娃子们,就只能求村儿里的长辈帮忙了。当然这个忙她帮得心甘情愿。

小阳和木木并不知道这里的习俗,关于成亲的具体事宜两对小两口还真就没有仔细的探讨过。所以此时他们俩只是心里头感激三姑的好意,却没能体会到这举动内心的关爱。不过二宝和大壮是心知肚明的。两个人听完赶紧拽着自家媳妇儿连声道谢。

话茬子一聊到成亲,席面上的这些口子人就都一人一句地谈开了。小阳一边听一边犯迷糊。比起木木,这些繁文缛节乡俗古风实在是离他太遥远了。在现代的时候,结婚的步骤他也是从电视剧里看到的。总感觉就是当中行礼之后直接开席就搞定了。没想到从预备成亲开始就这么多麻烦事。他现在有些了解,为啥有些人选择只领证书不办婚礼了。要是因为结婚典礼把自己搞到精神衰弱,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了。难道结婚成亲不是俩人开开心心就好的么……

自从那天小阳用一桌子野菜宴请完村儿里相熟的几家人之后,村儿里很快就刮起了野菜风,导致的结果就是挖野菜的人多了。

野菜在来年的数量会不会减少这一点小阳完全不会担心,吃野菜这种事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最多就是个调剂。关键这些野菜现在还卖不出去,就没有人老是盯着。这些野菜的做法小阳和木木已经告诉别人了。可这也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做得出好味道,所以吃个几次要是做不到好处这些人也就罢手了。

其实如果这些东西能变成家常菜色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要是能推广给更多人,这些野菜的生长要求可比那些农作物还低。就算不大面积种植,每年有计划的上山采集也能让一部分人赚些外快。好东西能让更多人接受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好处不是。

小阳的想法跟朱海差不多。小阳带来的那些种子虽然在这里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如果不加以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和种植,接受的群体越少,这些新鲜蔬果的价值就越低。关键还是那句话。钱是赚不完的,可人不是所有钱都能赚进自己口袋里。按照朱海的话说:就比方人是一个大缸,钱就是装进缸里的粮食。不管你放的是小米还是土豆,不管是铜板还是金元宝。这个缸总有装不下的时候。只要够勤快够努力,赚多赚少那是命,知足常乐就成了。

命运这种说法并不可取。但小阳觉得自家大壮的心态和思维模式是相当健康的。这也让他更加明白了为啥好些人劝朱海去城里做买卖,而这个人明明极有经商头脑却只愿意在乡下养猪种地的原因。其实他就是比起以前受穷的日子,现在过得很满足。

能跟这样豁亮的人过一辈子,还愁啥呢?

买房子的事尘埃落定,村儿里人也都逐渐消停了下来。话题再一次从老朱家借钱买了边上的院子变成了老谁家小谁在某某地方出了叉叉事。反正闲话就是这样,总是最近发生的事儿才会被放到前面念叨。

说回来老朱家翻新房子的事情。

本来是因为要扩大猪圈所以小阳想缩小一下居住面积,但现在多了一个院子,地方问题就不需要考虑了。只是到底该怎么合理利用地方又得重头开始合计了。

虽然大院儿的房子要比老朱家原来院子里的房子结实一点儿,小阳本意是干脆就别动弹。但朱海的意思是大钱都花了,别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子,将来再单独翻修重新找人买材料也剩不下什么钱。不如一起修完算了。而且谁家也不能老是掀房动梁的,一辈子差不多也就是这一次了。

其实在老朱家,朱海还是一家之主的。大事情上小阳从来都很听朱海的话。尤其是给跟钱有关系的,不管是赚钱还是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