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钢铁雄心(1 / 2)

国策 闪烁 1871 字 6天前

规模还是野心,陆军的装备更新计划均超过海军

与复合蓄电池首先在汽车上得到应用一样,“龙翔电池”问世后首先被陆军“相中”。早在2013,陆军就制造了第一辆电动坦克。结果可想而知,这辆用z99||改进而来的全电动坦克的造价高达亿元,差点让陆军后勤装备部“破产”。

高昂的造价让陆军选择了与海军一样的方法:先进行试验。

被名为“雷虎”的全电动坦克没有装备作战部队,也没有装备总参谋部下属的试验部队,而是提供给了陆军后勤装备部。

随后几年间,“雷虎”数次“变身”。

完成电动坦克的基础性能试验之后,工程师将“雷虎”大卸八块,在仅保留底盘与动力推进系统的情况下,改造出了“雷豹”全电动步兵战车。完成相关测试后,由将其改造成“雷象”全电动自行榴弹炮与“雷犀”全电动自行火箭炮。

通过长达年的测试,陆军对全电动装备做了总结。

在后勤装备部提交的总结报告中,最先提到的不是全电动装备的优越性能,而是全电动装备对陆军后勤保障系统全新要求。

与空军、海军不同,陆军装备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

空军战机与海军战舰的主要动力来源仍然是使用矿物燃料的内燃机与外燃机(涡轮发动机),即便是“剑鱼”号潜艇,也不用考虑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补充电能。即便是配备了电动涡轮加速器地战机,也能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回到基地补充电能。陆军地情况完全不一样,不管是坦克、还是步兵战车、自行火炮,都不能在完成作战任务后丢下阵地,返回后方营地补充电能。

陆军要想全面换装全电动装备。首先就得解决战地“充电”问题。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小型聚变反应堆。

与海军相比。陆军对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地要求更高。至少能用运载机动式战略弹道导弹地重型卡车运输。最好做到能用y-14类地战术运输机空运。也就是说。聚变反应堆地总重量必须控制在70以下。最好控制在50以下。

为什么不考虑其他办法?

用内燃机或者外燃机发电。必须解决燃油运输问题。使电动装备地意义荡然无存;向前线部署裂变反应堆地风险太大。如果战损。相当于在自己后方扔了一枚原子弹;只有聚变反应堆地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才能达到作战要求。

聚变反应堆地小型化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

到20177年初,连用于航母地聚变反应堆都没研制成功,更何况装到载重卡车上的聚变反应堆?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陆军就没有必要全面推广电动装备。

彭茂邦压下了全面发展电动装备的计划,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之中。与海军联合开发小型聚变反应堆,与空军联合开发高性能军用计算机,为物理实验中心提供数百亿研究经费,全面参与“国家战略防御计划”地相关工作。

总参谋长并没放弃全面推广电动武器,只是采取了“曲线救国”政策。

在彭茂邦的亲自推动下,陆军在新概念武器研究上走得最快,也走得最远。

早在2014年,“雷虎”变身为“雷豹”之后,纪佑国还没批准第二阶段研究项目地时候,彭茂邦就亲自撰写了一份名为《展望未来陆军》的发展报告。严格说,这份报告是由总参谋部专门搞技术的高级参谋撰写的,只是署名时把彭茂邦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

在这份报告中,未来陆军与现代陆军完全不同。

主战坦克的重量将从50到70降低到20吨以内,配备强劲地电力驱动设备,采用高强度合金装甲与电磁炮,具备主动与被动防御能力,是未来军事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结点。

该报告面世地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将里面提到的“未来武器”当作“科幻作品”。

仅仅过了3,很多“未来武器”所必须地新技术与新材料就陆续面世。

高强度合金能使未来坦克具有无与伦比的防御能力,电磁炮将赋予未来坦克强大地毁伤能力,军事网络化将使未来坦克成为了理想的作战平台。

除掉供电系统之外,关键还是一个:复合蓄电池的价格。

与海空军相比,陆军更重视“价格”。

纪佑国上台之后,军费一直向海军与空军倾斜,陆军所占比例年年降低。到2015年时,陆军在国防预算分到的份额仅仅只有,虽然仍是三军“老大”,但是除去人员津贴与装备维护费用之后,能够用于采购新装备的费用却是三军中最少的。

与海空军相比,陆军的装备规模又是最大的。

2015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