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潜龙出海(下)(1 / 2)

大明官途 高月 1927 字 19天前

不多时,侍卫在御书房外禀报:“陛下,皇长孙已到。”

朱元璋放下笔笑眯眯道:“让他进来吧!”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朱允炆走进了御:“孙儿叩见皇爷爷,祝皇爷爷千秋万载,永固大明。”

朱元璋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走上前慈爱地抚摸着允炆的扁头,将他扶了起来,上下打量道:“想!好像又长高了一点,也壮实了,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孙儿在读《资治通鉴》。”

“读史?不错,以史为鉴,可知国之兴亡,不过你现在更要多读读我大明的律法和制度。尤其是你父亲留下的二十几本治国心得,你更要好好用心揣摩。”

“孙儿记住了。”

“光记住还不行,你跟皇爷爷来。”

朱元璋带着朱允炆来到御书房的隔壁,这里是朱元璋藏书的地方,几乎占去半个偏殿,数百架高大的书柜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几万册图书,在书橱下放着近千口大箱子,这里面分门别类码放着朱元璋历年批阅了十几万本奏折,在藏书馆的一角则刚刚整理出一个读书处,头顶是一扇大窗,光线明亮,窗外浓密的大树上可以听见鸟雀的鸣叫,窗下放着一套桌椅,桌椅是朱元璋二十几年前为吴王时的旧物,宽大的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一张高背座椅,旁边放着一架小小的书橱,朱元璋已经亲自挑选了一百多本书和数百本奏折。

朱元璋带着长孙来到这处读:“这是朕当年为吴王时书房里的一些旧家具,从明天开始,你每天上午跟先生读书,中午便来这里和朕一起吃午饭,然后在这里读书,读朕批阅过的奏折,朕几时结束,你就几时回宫,你可明白朕的用意?”

朱允炆立刻躬身道:“孙儿明白,皇爷爷是让孙儿生活俭朴、勤奋学习,孙儿绝不辜负皇爷爷期望。”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道:“你明白就好,朕之所以决定立你,就是因为你是一张白纸,朕可以重新慢慢培养,不像你的叔叔们,都定型了,很难再重塑。”

说完,朱元璋又带他回了书房。他坐下来,这才取过辽东都司的快报,递给朱允炆道:“你先看看吧!看完朕再问你。”

朱允炆读了一遍快报,他心中也暗暗吃惊,这件事七天前李维正便预料到了,没想到竟然真的生了,朱元璋见他读完便问他道:“你认为我大明该如何处置高丽的背信忘义?”

这件事朱允炆正好因为李维正的请求而和几个师傅商量过,他沉吟一下便道:“孙儿的见解是先礼后兵,先派使者去高丽晓以大义,命令高丽退兵,若他们不退,朝廷便堂皇可出兵,以武力击退高丽人的北犯。”

“你说的不错。”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他随即又道:“朕已经决定出兵高丽,改封你的十五叔为辽王,统帅大军夺回大明的土地,但调集粮饷需要时日,正好可以遣使前往高丽先晓以大义,只是副将一事上朕还拿不定主意,这个人选朕就给你决定,你挑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去辽东统兵,朕相信你能明白朕的深意。”

“皇爷爷的呵护之心,孙儿感激不尽,孙儿推荐前威海卫指挥使李维正为副将,前往辽东统兵。”

朱元璋见他毫不犹豫地说出李维正的名字,不由一愣,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便问道:“是不是他来找过你了?”

“是!就在父皇七天前接见他后,他便来东宫找我,他说高丽会背信弃义,希望我能给他一个机会。”

“果然是做得滴水不漏啊!”朱元璋冷笑了一声,心中隐隐有些不快。不过他知道李维正一向就是如此,他就是看中了李维正思路慎密,才命他辅佐孙儿,弥补孙儿在这方面的不足,如果李维正做不到这一点,他也不会让李维正这么快复出。

“那你师傅们的意见呢,他们怎么看?”

朱允炆本身也是个极聪明的人,他看出了皇爷爷脸上闪过的一丝不快。知道是自己说得太坦直的缘故,齐泰也劝过他,皇上眼中揉不得砂子。太诚实了反而会误事,朱允炆便瞒下了李维正也找过方孝孺的细节。答道:“师傅们也是很赞同李维正外出领兵。”

“他又找过他们了吗?”朱元璋眼中揉不得半点砂子,依然追根究底地问道。

朱允炆一阵心慌,只得硬着头皮答道:“他找没找过师傅们孙儿确实不知道,但李维正复出后,孙儿的师傅们对他的态度都好了很多,说他不再像从前那么张狂,为人处事变的成熟稳健了,这次李维正恳求孙儿给他机会,孙儿心里明白,他就因为在高丽之事上遇到了挫折,才想着在这件事上重新站起来。”